Thursday, June 23, 2016

五營將軍


東營
方位在東。東方甲乙屬木。木屬青色。東為青龍。時節為春。
南營
方位在南。南方丙丁屬火。火屬赤色。南為朱雀。時節為夏。
方位在中。中方戊己屬土。土屬黃色。中為麒麟。時節為季夏。
西營
方位在西。西方庚辛屬金。金屬白色。西為白虎。時節為秋。
北營
方位在北。北方壬癸屬水。水屬黑色。北為玄武。時節為冬。


民間常見的「五營」是指設在村落或廟宇外圍五個方位的兵營,每營旗色係按五行而來,分別是 :


東營---青旗九夷軍 —眾领九万九千兵马
南營---紅旗八蠻軍 —眾领八万八千兵马
西營---白旗六戎軍 —眾领六万六千兵马
北營---黑旗五狄軍 —眾领五万五千兵马
中營---黃旗三秦軍 —眾领三万三千兵马

「五營」一般分別安放於廟外四隅,設營地點大多選在四方要道的出入口或制高點上,「中軍」則居於廟後正後方,或廟埕外側合祀一處,兵馬總數三十六萬,有總兵三十一萬及軍馬三萬一,

「統帥」則由
張元帥---領「東營青旗九夷軍」 東營張基清
蕭元帥---領「南營紅旗八蠻軍」 南營蕭其明
劉元帥---領「西營白旗六戎軍」 西營劉武秀
連元帥---領「北營黑旗五狄軍」 北營連忠宮
中軍則習慣上一概由中壇元帥李哪吒督領三秦軍。

一般安奉只用五色紙紮的軍馬或「五色營旗」或以「五營頭」代表,更簡單的就以長約二尺半至三尺,約雞蛋粗至手腕粗的五枝青竹棍,上面覆綁「五色綢布」,青竹上書五位元帥名諱的符籙,插埋地上也可代表之。


五營元帥,又稱五營將軍、五營神將、五營神軍、五營神兵等,簡稱五營。是道教與民間信仰中,保護廟境或村莊的重要護法神。五營分為「東營九夷軍」、「南營八蠻軍」、「西營六戎軍」、「北營五狄軍」、「中壇三秦軍」等五支神軍以抵禦邪魔。

五營之中,以中壇元帥為主,統領中營,其他四營有其他元帥統領,號稱五營元帥。

五營信仰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一環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神明結構,其創作模式一以傳統帝王的君權政體為範本, 自有一套分工精細、組織嚴密的神政體系。
最早是由玉皇大帝是掌理三界的最高統治者,下設文職與武職兩大官系;武職官系又分為「情治系統」和「軍事系統」兩支,前者如城隍組織,掌管三度空間的秩序維護,後者則包括天兵(36天罡或軍將)、地兵(72地煞)和五營神兵,專責擔負陰陽兩界的作戰防禦。如果說合稱為「神軍」的天兵、地兵是中央軍的話,那麼五營神兵就是地方的防衛部隊了。

這套五營神兵的信仰,最遲在漢代魏晉以前即已形成,並出現於文獻中:從有社開始,就逐漸有「五營」的概念,文獻中較早提到的是在漢晉之間的道經,這只是下限,因為「五營」的觀念一定是流傳很久之後才被記錄到書中的,因此可能在漢朝或更早就已形成。

五營神將為何許神明、何種姓氏的說法相當多,以「東南西北中」為序,有「張蕭劉連李」、「溫康馬趙李」、「康張趙馬李」、「辛池蔣洪李」等說法。

大多數廟宇採用「張蕭劉連李」的說法,閭山派有說法認為居首的東營張將軍,即是法主真君。
另外不論何廟宇五營神將的中壇主帥都是「中壇元帥」哪吒(哪吒,俗稱其姓李),李哪吒也同時是佛教與道教的著名護法神。


「五營旗」不但是內五營的主要象徵物,表示「五營兵馬在此」,同時也是法師或乩童調營遣將的作法信物,通常與「五寶」搭配使用。


祭祀方式有的廟宇會奉祀青、紅、黑、白、黃五支旗子象徵五營神將,也有用神位、符咒、令牌、小神像、木偶頭像等作為象徵的。在祭拜時,許多信徒除了茶、酒、肉類、水果等普通供品以外,尚會供奉生的牧草、蔬菜(如生的蕃薯、小黃瓜、紅蘿蔔)等,以供神軍之戰馬食用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